在清朝價值千金!康熙口誤「叫錯一水果名字」真名曝光 後人也跟著「叫錯300年」至今仍讀錯
有一類甜瓜在清朝價值千金,除了皇帝幾乎無人有機會品嘗。
瓜的名中有一字常被搞錯,「密」字被誤解為「蜜」,但其實不然,它真正的名字與兩字皆無關。
這種清朝御貢,被譽為「百瓜之王」的水果有著1500年的歷史。
1.首次貢瓜:
清康熙三十五年,康熙帝率兵親征漠北在昭莫多大敗噶爾丹,自此結束了他在西域肆虐的歲月。
曾經在準噶爾丹暴力統治下的地區得到了解救,紛紛投奔更強大的清朝,其中有新疆東大門之稱的哈密在噶爾丹被打敗後,立刻上書清朝,請求歸附大清。
Advertisements
為了贏得康熙信任,哈密首領額度貝拉不斷向清朝提供噶爾丹動向。康熙三十六年初,得到噶爾丹食物斷絕派其子外出掠奪的消息,額貝都拉派遣長子郭帕伯克將其生擒並押送至京城。
康熙大喜,授予額貝都拉為哈密的「扎薩克一等達爾汗」,頒發扎薩克印。
Advertisements
朝廷命里藩郎院中布爾塞到哈密授印,額貝都拉以當地的最高禮儀接待他。
在宴席前額貝都拉準備了當地甜瓜和茶點請布爾塞品嘗,布爾塞嘗過這種瓜以後讚不絕口,提議可以把這種瓜以珍惜產品名義向康熙帝進貢。
授印第二年,康熙三十七年冬,額貝都拉得到聖旨,要去京城陛見。在準備的貢品時,加上了布爾塞提議的哈密特產上等甜瓜。
從哈密到京城,經過黃沙邁過黑土,日月輪換,歷經50天的跋涉,額貝都拉的隊伍才抵達京城。
Advertisements
從新疆而來的進貢甜瓜能抵達中原內陸實乃奇迹,十餘個甜瓜僅有少數破損,布爾塞與額貝都拉都感嘆這是皇恩浩蕩,是神袛保佑的奇迹。
元旦盛宴那日,康熙皇帝將哈密進貢的甜瓜分給王公貴族享用,香甜可口的味道讓群臣讚不絕口。
康熙也是第一次品嘗到如此甜潤爽口的瓜,發覺這種瓜與其他品種大不相同,便問管理貢品的官員這種瓜叫什麼名字,貢品官員也不清楚這甜瓜的名字,只能含糊作答說這是哈密進貢來的,康熙聞言便叫這種瓜為哈密瓜。
Advertisements
清《新疆回部志》載:「自康熙初,哈密投誠,此瓜始入貢,謂之哈密瓜」。
哈密瓜與其他瓜果不同皮薄肉厚,熟透以後口感綿密,因生長在日照較長的新疆地區,所以相比內地水果口味更甜更爽口。
但其實這種瓜在清朝以前另有名字,延續至今的「哈密瓜」並不是他的本名。
2.絕非「鄯善瓜」
關於這種瓜學者發現它已經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,在這1500年中它曾有過許多名字。
Advertisements
它的種植歷史,可以追溯至漢代,《漢書·地理志》載:「杜林以為古瓜州地,生美瓜,長者狐入瓜中食之,首尾不出。」這裡所稱的古瓜州為敦煌一帶,在歷史上,敦煌、安西被先後稱為瓜州。
《廣志》記載:「瓜之所出,以遼東、廬江、敦煌之種為美,瓜州之瓜,大如解,御瓜也然。」
哈密曾隸屬於敦煌,其所生產的薄皮甜瓜也曾移植栽培到敦煌,敦煌的其他甜瓜生脆難食從不用來進貢,只有從哈密來的薄皮甜瓜是可用來上貢的御瓜,因北宋時期敦煌貢獻過此瓜,所以所以敦煌甜瓜唯指哈密瓜。
Advertisements
《唐書·地理志》記載:沙洲、瓜州等皆不貢瓜,或以其生脆難改,故不人常貢耳。敦煌瓜亦有二種,皮薄而軟者出哈密回城等處,大者如枕,瓜熟時到口即消融,無滓,其貢御者乃系未熟時生摘。
「敦煌甜瓜」這個名字是以貢者名字冠名,使用其實並不廣泛,也容易被誤解此瓜就是敦煌產出,所以這個名字只在元代以前有使用。
哈密瓜更廣泛的一個用名,則是「甜瓜」。因為較高的甜度,這種瓜在本地長久以來被叫做甜瓜。內地名為「穹隆」或是「可洪」是維吾爾語和突厥語甜瓜一詞的譯音。
Advertisements
進獻給康熙的哈密瓜原名其實就是「甜瓜」,因管理貢品的官員未做了解,所以這個瓜從此有了個新名字。
在多數文章和科普叢書中作者都認為「哈密瓜」這個名字不是新取名,而是康熙口誤叫錯了名字。
原因在於這些人認為瓜的原名是「鄯善瓜」,而這種薄皮蜜瓜出自鄯善,且鄯善的品種是最佳的。
在《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叢書》農業卷中的一段話,寫有:「據說當時進獻宮中的哈密瓜采自吐魯番盆地都善縣最佳品種,又是因哈密郡王所獻,所以冠以哈密地名。」
在其他雜誌文章以及網路文章中也都如此向讀者解釋,但其實這種說法毫無依據且不負責任,證明哈密瓜原名不叫「鄯善瓜」原因有二。
第一點,清朝期間,鄯善與哈密之間的關係並不融洽,兩地無任何往來和交流,並且這種情況一直到九世哈密回王的時候才結束,1909年哈密將女兒嫁給了魯克沁王兩地開始有經濟往來。
第二點,是哈密與鄯善之間的距離,兩地之間距離遙遠且道路非常坎坷,《省道里程》記載,「如吐魯番東行205里至都善。810里至哈密,地盡戈壁,窮苦萬狀。為新疆東部行程最困難的地方之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