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歷史封塵的愛情!93歲老奶奶「尋找初戀77年」 遠赴台灣「只為再看他一眼」淚喊:我怎能輕易忘記
2014年,有一位93歲高齡的老人來到台北桃園機場,手裡拿著包,這個包對她意義重大,因為裡面承載了她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物品——她和初戀的合照。
彼時的她,左眼受傷幾近失明,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,這片土地對她來說親切而又陌生。這趟從重慶到台北的旅程,對93歲的張淑英來說,遙遠而漫長。然而她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去看一個人,準確的說是去看一個名字,一個讓她刻骨銘心了77年的名字———鍾崇鑫。
Advertisements
年輕時的張淑英
一段愛情的保鮮期有多久呢?
許多人說是三年,又有人說是七年,鮮少有人能篤定地說出幾十年或者一輩子,這樣的答案,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,是一段塵封了77年的感情。
似乎只要是真摯的感情,便經得起任何文藝作品的錘鍊,她與他的故事被拍成了記錄片,又成為攝影作品,輾轉又在此刻提起。
Advertisements
一份埋藏了70多年的感情
從她14歲成為他的新娘,到兩年後他的英勇奔赴前線,再之後領到撫恤金的悲傷與顛沛流離,從沒有一刻,她想要忘懷這段感情。
Advertisements
時隔多年後,老人或許是平生唯一一次到台灣,親眼看見對方的靈位,幾乎暈厥,她和逝去的他一樣堅守著這份感情。
張淑英老人撫摸丈夫的靈位
Advertisements
靈位被供奉在台灣忠烈祠內的英烈叫鍾崇鑫, 是重慶榮昌縣人,1929年畢業,黃埔6期第一總隊工兵大隊第四中隊學員,任原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,在南京城被攻破前夕壯烈犧牲於雨花台通濟門一帶,時年32歲。
老太太叫張淑英,1935年,當時14歲的張淑英剛念完女子私塾,在福州經人介紹認識了鍾崇鑫,兩人很快結婚。兩年後,他為國捐軀,她歷經世事,卻始終把這份亂世中的感情埋在心底。
鍾崇鑫總是那麼溫柔、體貼對待張淑英。
Advertisements
結婚前,他把每個月的軍餉都交給他母親,結婚後就全部交給張淑英,讓自己的媳婦保管。他很節約,卻也只是對自己節約,喜歡抽煙卻每月只買一包,但張淑英愛些什麼,便做什麼,想買什麼,便買什麼。甚至連衣物都不讓張淑英動手洗,只是因為害怕磨破了她的手,更喜歡張淑英不化妝的樸實樣子。
他總說:「阿妹不化妝就很美了。」
1937年,「七七盧溝橋事變」爆發後,中國的戰事越發艱難。
Advertisements
作為一名軍人,保家衛國是天職。那天,鍾崇鑫一回家就說要去上海,張淑英敏感地發現這一次離別不同往常,或許就是再沒有相見的機會。問起他什麼時候回來,他只是搖搖頭,不知道。
歷史照片
Advertisements
張淑英送他到車站,給他買了一件汗衫,一條內褲,新衣服帶點好運氣。
一路上,他們都沒有說話,張淑英心裡害怕,張張嘴卻不敢求他留下。她是讀過書的女孩子,鍾崇鑫想讓她做個有知識的女青年,她也明白,家國存亡的時候,他不得不走。
只是他上車的時候張淑英不敢看他,覺得害怕,於是轉過身去,突然他從後面跑上來抱住她,帶有點哭腔說到「阿妹,我會回來的」。
隨後,兩人各奔一方,再沒有相見。
歷史照片
鍾崇鑫奔赴戰場後,張淑英便帶著婆婆向內地後撤。她每天都心慌得厲害,擔心著鍾崇鑫的安危,還要照顧著年邁的婆婆。
1937年冬,張淑英終於打聽到鍾崇鑫所在的259旅參加了南京保衛戰,許多人至今生死不明。
那是個動蕩不安的年代,所有人都在疲於奔命,哪有人會去給張淑英捎去一份確切的信息呢?
直到七年後。
1944年,張淑英在重慶街頭偶遇鍾崇鑫的戰友。方才得知,鍾崇鑫早已在戰鬥中犧牲。
民國政府開據的鐘崇鑫犧牲撫恤文件
在知道了鍾崇鑫犧牲的消息之後,張淑英和婆婆哭的死去活來。
次年,痛失愛子的婆婆便病逝了。
不久,內戰爆發,張淑英的父母和弟弟便去了台灣,而放不下鍾崇鑫的張淑英卻選擇留在了重慶。
「他是重慶人,我這輩子也要守在這裡。」